近日,总部设在美国新泽西州Public Service Enterprise Group(PSEG)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PSEG Solar Source在凤凰城西部建成了一座19.3 MW DC(约合15 MW AC)的PSEG Badger 1太阳能光伏农场。
2010年,国美电器上演陈黄之争。其后,郑建明又不断拓展二三线城市地产市场,在杭州和贵州等地开始储备项目
但好景不长,1993年海南地产泡沫破裂,万通六君子转战北京,而郑建明则进军当时还不温不火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开发了上海最早的一批商品房公寓位于浦东新区的自由西村和澳门公寓等项目。中国光伏业最大悬案无锡尚德的归属迷局,终于尘埃落定。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海南地产热潮涌现。他曾在2003年买入香港中环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厦34楼全层,后来净赚数亿港元,一时成为名动香港的炒楼高手。其中明申实业主要经营高档楼宇、住宅、高级酒店及高档旅游休闲项目,现已开发上海、海南、江苏、浙江和贵州的五星级酒店、住宅等高档物业。
但在这场群雄逐鹿的竞购战中,最终胜出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顺风光电。而在海南整顿烂尾楼之际,郑建明又见机重返海南楼市,在收购烂尾楼的同时,还在海南三亚拿地3000余亩。笔者以为当前的中国光伏产业,大的政策及框架已经基本完备,强调市场化的落实是关键,而当前市场化的主要抓手则是终端市场的投融资问题。
发展的看,政府主导终将败给市场主导。笔者以为,与其抬头号召民间投资能源,不如低头解决投资市场化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建立公平市场即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滚动发展。不久前,德国能源署总裁和环境部长都要求对德国现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彻底改革,结束计划经济,开创市场经济。
以11月26日一天内专业网站重大信息题目为例:欧洲、澳大利亚有《捷克政府下调地面支架太阳能系统的上网电价补贴》、《可再生能源目标大获成功 澳大利亚光伏产业呼吁重获补贴》;中国有《能源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召开内部座谈会 抑制地面光伏电站无序扩张》、《国家能源局抓紧研究落实能源领域民间投资政策》;而美国有关投融资的信息竟有三条之多:《帝王谷Tenaska太阳能项目融资到位》、《SunEdison或将通过光伏子公司IPO上市 募资3亿美元》、《SolarCity完成五千四百万美元证券化交易》。光伏大规模的商业运作只有十年时间,作为历史它短的不能再短,作为经验它已经足够让业内人士明白:补贴是早期光伏的生存前提,补贴又将成为光伏长期发展的制约,早一天取消补贴,早一天严格将政策市场化的落实才是光伏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光伏事业是一项长跑,只有一直领先跑到终点的才是胜者。笔者以为,与其抬头号召民间投资能源,不如低头解决投资市场化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建立公平市场。笔者以为当前的中国光伏产业,大的政策及框架已经基本完备,强调市场化的落实是关键,而当前市场化的主要抓手则是终端市场的投融资问题。这不是巧合,这是长时间来各地信息的基本构成。
这时的政府作用不可或缺,协调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才有光伏产业的大金融和新金融。几大国际分析机构无争议的认为中国将是2013、2014年全球光伏电站最大建设国,如何始终领跑,一直笑到最后才是我们持续的思考。因为投资条件具备,民间比政府急。讨论光伏产业的投资问题,笔者以为重点两个方向:如何筹集巨大的初始投入资金,如何将初始投入资金货币化再行投入。
发展的看,政府主导终将败给市场主导。因为以国家补贴规模为标准的终端市场规模决定着中上游的合理生产规模,而资本是否选择光伏终端市场又是决定规模实现和市场化程度的关键。
事实上终端市场的投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光伏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光伏终端市场多投融资信息,少政策信息的原因。
德国在反思,中国也需反思,因为中国从来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管理思想。就体制基础而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作用与生俱来;欧洲社会主义思潮历史悠久,适时强调政府作用在所难免;美国以自由立国,淡化政府作用成为必然。如果你是不断思考的光伏业内人士,如果你每天都在关注全球光伏信息,不知你是否注意这样一个明显的地域差异: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的信息重心是补贴之争,有人呼吁削减补贴,就有人祭出将有多少工人失业的法宝与之抗衡;日本的信息重心只有两个数字:补贴是42日元还是36日元;中国的信息重心是政策,产业分析文章中无不呼吁扶持政策,好像离了政府光伏将寸步难行;美国的信息重心则大不同,不是资本收购技术就是支持不同商业模式的投融资形式,好像政府很无为。一方面是实现十二五规划3000亿资金的嗷嗷待哺,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融资方式老套、民营企业融资无门;一方面是银行、债券、资本融资大门关闭,一方面是养老、保险等最适合的投资者不肯进入。正是这些看似无序的信息,使笔者坚持认为美国光伏将走在世界的前列。信息只是表面现象,它表现的是各国光伏产业处于不同的成熟阶段,表象下面却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导向: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正因为有着太多的体制背景,我们在决策光伏时更应有意识地强化政策的市场化落实第一期工厂自2011年初投入运营,其生产在2012年达到3,523MT的年运行率。
由于决定关闭该设施,其非现金支出达2.208亿美元,其中包括1.947亿美元的与四川多晶硅工厂相关的长期资产减损支出。他表示,昱辉在中国的光伏电站总量达到100MW,国外25MW,但目前没有更多电站投资计划。
上周五美股昱辉阳光(NYSE:SOL)股价下跌15.64%,报收于3.02美元。昱辉阳光首席执行官李仙寿近期表示,由于其未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今年十月做出决定,将永久关闭四川多晶硅生产厂的第一期设施。
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额高达2亿美元,令其股价承压。王程称,昱辉阳光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很多公司通过投资太阳能电站实现盈利,但昱辉阳光没有这样选择,这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太阳能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此外,昱辉阳光CFO王程上周五表示,由于战线过长及资金消耗巨大,昱辉正考虑逐步退出电站业务,专注做好组件业务。第二期设施于2012年底竣工,预计2014年第二期设施满负荷(6,000MT)运营,同时提高多晶硅外包。
12月5日,昱辉阳光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为-43%,净亏损额高达2亿美元;此巨额亏损主要缘于其四川多晶硅工厂一期项目的停产,从而导致减损支出高达1.95亿美元12月5日,昱辉阳光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为-43%,净亏损额高达2亿美元;此巨额亏损主要缘于其四川多晶硅工厂一期项目的停产,从而导致减损支出高达1.95亿美元。
第一期工厂自2011年初投入运营,其生产在2012年达到3,523MT的年运行率。此外,昱辉阳光CFO王程上周五表示,由于战线过长及资金消耗巨大,昱辉正考虑逐步退出电站业务,专注做好组件业务。
上周五美股昱辉阳光(NYSE:SOL)股价下跌15.64%,报收于3.02美元。昱辉阳光首席执行官李仙寿近期表示,由于其未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今年十月做出决定,将永久关闭四川多晶硅生产厂的第一期设施。
由于决定关闭该设施,其非现金支出达2.208亿美元,其中包括1.947亿美元的与四川多晶硅工厂相关的长期资产减损支出。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额高达2亿美元,令其股价承压。他表示,昱辉在中国的光伏电站总量达到100MW,国外25MW,但目前没有更多电站投资计划。王程称,昱辉阳光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很多公司通过投资太阳能电站实现盈利,但昱辉阳光没有这样选择,这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太阳能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
第二期设施于2012年底竣工,预计2014年第二期设施满负荷(6,000MT)运营,同时提高多晶硅外包顺风光电宣布,旗下拥有95%权益的附属公司金昌市中科新能源的50兆瓦太阳能发电站项目,于12月8日在甘肃省金昌市成功并网发电(即电能传送时不需要经过储蓄电池)。
董事长张懿表示,目前顺风光电已成为在光伏领域中包括制造、投资和运营,在内地领先的光伏企业。若这些电站都能在未来成功并网发电,顺风光电有望成为中国最大新增装机容量的光伏企业之一。
是次50兆瓦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集团有力实现早前定下的五年计划。该项目是集团首个从设计、制造及并网至发电一手包办的投资项目。